核心觀點
公司2022 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煤炭板塊表現優秀且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公司于2022 年獲得海則灘煤礦的開采權,預計達產后煤炭年產能將超過2000 萬噸。同時,海則灘煤礦出產的動力煤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燃煤電廠的發電成本,提高電廠收益率。
目前公司積極發力儲能轉型,已經取得儲能相關的專利技術與上游資源礦產,并成立相關合資公司持續推進儲能電池技術的研發。隨著輔助服務市場的成熟,我們認為公司儲能業務發展空間廣闊,可支撐公司未來持續的發展與增長。
事件
永泰能源發布2022 年業績預告
永泰能源發布2022 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2 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8.5 億元~20.5 億元,較去年同期(重述后數據)增長64.05%~81.78%;扣非歸母凈利潤15.86 億元~17.86 億元,較去年同期(重述后數據)增長91.63%~115.80%。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為1)公司煤炭板塊表現優秀2)公司精細化管理推進成效顯著。
簡評
煤炭板塊表現優異,歸母利潤同比高增
根據公司所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期2022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8.5億元~20.5 億元,較去年同期(重述后數據)增長64.05%~81.78%。
得益于2022 年焦煤市場整體價格維持高位以及公司自身焦煤生產成本控制較好,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大幅增長。2022 年11 月8 日,公司取得陜西榆橫礦區海則灘煤礦《采礦許可證》,該項目預計年產煤炭600 萬噸以上,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煤炭產能規模。同時,該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實現營業收入約50 億元、利潤總額約25 億元、凈利潤約20 億元、經營性凈現金流量約25億元,將大幅提升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和經營業績。此外,海則灘煤礦所生產的高熱值優質動力煤可直接通過浩吉鐵路運往全國各地,將滿足公司所屬河南、江蘇地區電廠大部分用煤需求,降低所屬電廠發電成本,提升公司電力板塊盈利能力。
持續發力全釩液流電池產業,積極進行新能源轉型2022 年12 月23 日,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子公司德泰儲能收購的匯宏礦業65%股權已在敦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完成股權過戶手續。通過收購匯宏礦業65%股權,公司可獲取上游優質的釩礦資源,確保整體產業鏈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2022 年12 月26 日,公司所屬控股子公司德泰儲能與賈傳坤教授擬共同投資設立張家港德泰儲能裝備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德泰儲能裝備將致力于國際新型動力及儲能電池的生產制造及技術研發,主要進行新一代大容量全釩液流電池生產及研發工作,擬建設年產能500MW 的大容量全釩液流電池及相關產品生產線,其中:一期擬投資1.2 億元,建設年產能300MW 生產線;二期規劃建設年產能200MW 生產線。項目符合國家儲能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相關產品技術具有原創自主知識產權。
新型電力體系持續建設,儲能電池市場潛力巨大,維持“增持”評級目前,公司煤炭板塊可為公司進行儲能轉型持續提供支持與動力。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程的推進與輔助服務市場的持續發展,儲能電池市場規模有望迅速擴張。公司在全釩流電池業務上下游產業鏈積極布局,可持續分得儲能行業發展紅利,實現公司整體業務結構的逐步轉型,為未來持續發展增添新動力。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07 億元、22.55 億元、24.63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0.09 元/股、0.1 元/股、0.11 元/股,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焦煤價格大幅下跌:焦煤產品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 年由于焦煤市場價格表現較好,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如果因疫情或國際環境等因素導致下游產業開工率較低,焦煤產品需求減少、價格下降,公司業績會有所減少。
動力煤價格大幅上漲,火電長協煤履約率不及預期:目前動力煤市場價格較高,長協煤可以幫助公司降低燃煤成本,提升火電盈利能力。如果動力煤價格進一步上漲且長協煤的履約率不及預期,可能導致公司燃煤成本增高,火電業務收入和利潤都將有所下降。
儲能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公司目前深耕儲能行業,多方面發力全釩液流電池,如果未來儲能技術路線出現重大改變或儲能需求的增長不及預期,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會低于預期。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部分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并對此表示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