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預告22 年扣非業績15.9-17.9 億元,創歷史新高。公司發布2022 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 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8.5-20.5 億元,同比增長73.86%~92.65%;扣非歸母凈利潤15.86-17.86 億元,同比增長107.59%~133.77%。
煤炭業務:2017 年以來洗精煤產量倍增,中長期資源增長點較多。公司在產煤種為主焦煤及配焦煤,產能規模990 萬噸。2021 年原煤和洗精煤產量分別為1074 和332 萬噸,較2017 年分別增長13%和121%。
2021 年噸煤凈利298 元,處于上市公司前列。公司中長期煤炭資源增長主要來自:
(1)海則灘煤礦項目。優質動力煤礦,產能600 萬噸。
(2)焦煤產能核增項目,合計150 萬噸。
(3)焦煤資源增擴項目。
電力業務:參控股火電裝機達11GW,華晨電力重整完畢后盈利有望改善。公司所屬電力業務控股總裝機容量為897 萬千瓦(均為在運機組)、參股總裝機容量為220 萬千瓦(其中:在運裝機容量為200 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為20 萬千瓦)。目前華晨電力重整完畢,并步入穩定向好發展階段,電煤長協簽約和履約率也在提升。
儲能轉型:有序推進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全產業鏈布局。根據公司三季報,公司在夯實煤電主業基礎上,有序推進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全產業鏈布局,年初制定的發展規劃第一步“1 年內儲能產業取得實質性突破”已得到有效落實。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2-24 年EPS 分別為0.09、0.10 和0.11元/股。結合可比公司和公司歷史估值中樞,給予公司23 年PB 估值0.9 倍,對應A 股合理價值1.96 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表現低預期,煤價超預期下跌;公司成本費用增長較快,計提大額資產減值和信用減值;儲能轉型業務可能低預期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部分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并對此表示最深的歉意!